**中国中免营收净利双下滑,境外市场寻新增长动力**
近日,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免”)发布了其2024年财报,数据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了显著的下滑。具体来说,中国中免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64.74亿元,同比下降16.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67亿元,同比更是大幅下降了36.44%。这一组数据无疑给业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对中国中免未来发展路径的广泛关注。
业绩下滑的背后,海南离岛免税板块的持续承压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作为中国中免的重要业务板块,海南地区在2024年的营业收入为288.92亿元,同比下降了27.13%。这一降幅不仅高于公司整体营收的降幅,也直接影响了中国中免的整体业绩表现。据分析,海南离岛免税市场整体回落的原因包括台风“摩羯”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出境消费的分流、国货品牌对免税市场份额的挤压,以及消费者更加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观念转变等。
然而,在海南地区业绩承压的同时,中国中免的机场免税店业务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受益于免签国家范围的持续扩容、过境免签政策的不断优化以及国际客运航班量的持续增加,中国中免的境内出入境免税门店销售实现了大幅增长。这一增长态势不仅为中国中免提供了一定的业绩支撑,也显示了公司在免税零售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实力。
尽管机场免税业务表现出色,但面对免税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中免并未止步于此。财报显示,公司在2024年持续扩大境外业务版图,实现了新加坡樟宜机场精品店、香港国际机场精品店、日本东京银座珠宝类品牌免税专柜以及斯里兰卡免税店等多个境外免税店的开业。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中国中免对境外市场的深度布局,也体现了公司在全球化战略上的坚定步伐。
中国中免加速布局境外市场的背后,是免税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现实。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玩家涌入免税赛道,中国中免作为行业内的“老玩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中国中免不仅需要巩固在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还需要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而境外市场,无疑成为了一个极具潜力的选项。
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中国中免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市场份额仍在稳步增长。报告期内,中国中免在海南省拥有6家离岛免税店,并且市场份额同比提升了近2个百分点。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公司在海南市场的深厚根基,也为其在境外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中免在境内免税市场的布局并未停滞。除了机场免税店业务的持续增长外,公司还中标了多个城市的市内免税店经营权。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中国中免的业务板块,也为其在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市内免税店业务的拓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目标客户群体的局限性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内免税店业务的增长受到了一定制约。因此,中国中免在推进市内免税店业务的同时,也需要注重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运营模式,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
面对营收和净利的双下滑,中国中免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悲观情绪。相反,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们表示,将继续深化全球化战略,加速布局境外市场,以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同时,公司还将加强供应链管理、渠道优化以及价格策略等方面的调整和提升,以巩固在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
对于中国中免而言,境外市场的拓展不仅是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更是一个展示公司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舞台。通过布局境外市场,中国中免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宽业务范围、提升盈利能力,还可以增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整个免税行业的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中免在境外市场的拓展之路仍然充满挑战和机遇。但正如公司管理层所言:“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相信在中国中免的不懈努力下,其境外市场业务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转载请注明来自徐炜峰,本文标题:《中国中免营收净利双降,加速布局境外市场寻新增动力》